贸促动态
稳外贸精准发力重实效
来源:本站发布:2019-11-21访问量:682


  稳外贸需要政策措施配套,更关键的是要将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11月11日,商务部下发《关于切实做好外贸领域减证便民、优化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切实执行今年3月宣布取消的19项由规章设定的证明事项和15项由规范性文件设定的证明事项,并要以此次证明事项清理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外贸管理方式,强化制度执行,规范行政行为,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能力,把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落实好,确保外贸领域减证便民、优化服务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施策精准


  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严峻复杂,风险挑战更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商务部研究院外贸所马林静分析表示,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下行风险有所增加,各经济体经济发展增速同步放缓,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贸易转移增多,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贸易和投资局势持续趋紧,由此导致的外需市场低迷风险给我国出口带来不小的下行压力。同时,叠加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包括已加征关税产生的贸易损失和走向不确定性带来的未知风险,更加剧了中国外贸所面临外部形势的严峻性。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稳中承压、稳中存忧。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制约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旧存在,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价格仍维持高位,外贸企业面临的要素成本偏高、税费负担较重、融资困难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外贸发展的困难不容低估。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贸发展环境,10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进一步做好稳外贸工作,推动进出口稳中提质进行部署。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年内第5次就稳外贸作出相关部署。


  同时,商务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稳外贸”工作,大力推动国际市场布局、国内区域布局、商品结构、经营主体和贸易方式的“五个优化”,持续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国际营销网络和贸易促进平台的“三项建设”,积极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落地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更加精准和精细。”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副会长李钢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稳外贸政策措施切中外贸企业面临的出口退税、融资、信用担保等痛点,并通过“放管服”和口岸通关等便利化措施实实在在地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对贸易发展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成效显现


  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政策红利逐步释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企业政策获得感增强。问卷调查显示,70%以上的企业对稳外贸政策落实情况总体满意。


  外贸数据即是稳外贸政策措施落地实效的体现。今年以来,我国外贸规模保持稳定、结构持续优化、动力转换加快,继续保持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


  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5.63万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出口13.9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1.64万亿元,微降0.4%。前三季度,我国贸易额分别为70084亿元、76636.9亿元、82425.3亿元,进出口总额实现平稳增长、逐季攀升。从国际比较看,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前8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速高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平均增速。


  “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我国外贸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马林静表示,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的出台落实,推动了外贸新旧动能的转化、内生动力的逐渐增强以及新的竞争优势的逐渐生成,并进一步彰显了中国外贸发展的韧劲。


  为扩大进口,我国持续降低产品关税,前三季度,消费品进口增长达15.3%;贸易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我国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分别缩短56.4%、64.7%;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已缩短至10个工作日内;出口信保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进一步简化……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提振了外贸企业信心。前三季度,有进出口记录的企业数量达46.4万家,同比增长5.9%。


  “稳外贸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依据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调整丰富政策手段。”李钢表示,稳外贸要保持理性、客观的态度,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就此,商务部外贸司相关负责人亦有表态:下一步,商务部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下更大力气稳预期、稳信心、稳企业,促进贸易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