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促动态
英国即将脱欧 中资企业需谨慎
来源:本站发布:2020-01-13访问量:706


  英国脱欧几乎已经成为既定事实。但英欧双方相互冲突的诉求也可能让未来双方的谈判变得扑朔迷离。毫无疑问,英国政府不愿继续遵守全部欧盟规则和标准,希望掌握一定自主权,以便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新贸易协定。尽管英国议会已经无法阻挡约翰逊首相的脱欧之路,但这并不意味着接下来的脱欧之路就一帆风顺。如果英国和欧盟双方不能在2020年年底前就贸易问题达成协议,仍有可能造成无协议脱欧的结果,而且很可能将脱欧变为拖欧。


  实际上,英国“脱欧”的决定已对其经济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英镑贬值推高进口商品和服务价格,英镑本身的国际信誉大不如前,英国民众生活水平下降;商业投资骤减,外资观望;企业着眼短期安排,导致生产率增长持续停滞。目前英国国内的失业率虽然不高,只有3.8%,但依然有不少民众担心就业前途。根据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的分析,目前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比英国留在欧盟缩水了2%左右。


  尽管约翰逊领导的保守党赢得大选并确保议会多数,但这只能对英国经济产生微弱的正面影响。对于严重依赖对欧贸易的企业而言,在英国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结束前,市场准入问题仍不能得到解决。贸易对英国GDP的贡献约为30%,而欧盟是英国最大贸易伙伴。但英欧自贸协定谈判很可能要花至少3年以上的时间。与此同时,英国作为欧盟成员国享受的与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等国的自贸协定也需重新签署,总之,脱欧负效应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消化和承受。


  对伦敦金融城来说,英欧未来框架协议的细节是决定性的。该协议必须考虑到服务业对英国经济的重要意义,确保最大限度的市场准入和对全球人才开放,为英国经济未来繁荣制定框架。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英国在经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可能加强同中国的联系,而中英关系在安全、政治等问题上则将面临更大风险。也就是说,如果英国政府在香港问题上不断干涉中国内政,不断挑起新的是非,那么这种人为造成的政治上的摩擦必然会导致双边经贸关系的倒退。而暂停“沪伦通”损失最大的是英国,不是中国,英国政府需要掂量一味在香港干涉中国内政的后果。


  英国将致力于与中国、美国和欧盟同时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但做到这一点比较困难。鉴于约翰逊曾在当伦敦市长期间到访过中国、人民币在伦敦金融城的交易规模很大、很多中国投资者都看好英国市场等原因,英中今后的关系应该“相当好”。暂停令沪伦通的未来蒙上阴影。所谓“沪伦通”是指上海证交所和伦敦股票交易市场的互联互通。一位业内专家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沪港通”解决了证券投资项下人民币输出和回流的问题。“沪伦通”的逻辑也是:人民币输出到伦敦离岸市场,让伦敦的人民币回流到上海,而载体则是沪股、伦股。相对于“沪港通”,“沪伦通”的体量更大,想象空间也更大。该计划是英国改善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关系的一种手段,并被视为中国开放资本市场以及与全球金融中心接轨的重要一步。


  另外,英国宽松的进口政策使很多跨境企业选择将英国设为转运点或海外仓,将发往欧盟的产品通过英国进行转运,避免进出欧盟时进行重复性的通关报税手续。但无论英国是软脱欧还是硬脱欧,英国与欧洲的联系都会被逐渐削弱,也都会今不如昔,英国的中转站价值也将逐渐消失。脱欧后,英国转运至欧盟其他国家时需要重复通关报税手续并二次缴纳关税和增值税。同样,受脱欧影响,如果选择避免重复通关和二次缴税,而将海外仓分别布局于英国和欧盟,也将增加海外仓运营成本。


  上述看法是为中国企业提个醒,有学者称,英国脱欧后会给英国单独与中国交往增加了机会,但没有看到这样以来给中国企业在欧洲运营增加了新的成本,当然我们需要练好内功,逐渐习惯于不再依靠和连接欧洲的英国,以及没有英国的欧盟,才能见招拆招,逐步适应,完成对欧、对英经贸关系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