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阻挡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全球投资界对中国市场潜力依然充满信心。近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暨丝路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厦洽会”)的相继举办,更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全球的双向投资,为后疫情时代提振全球投资信心注入了新动能。
商务部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6197.8亿元,同比增长2.6%。分行业看,1—8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4766.1亿元,同比增长12.1%;高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8.2%。8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841.3亿元,同比增长18.7%。
中国不断扩大开放 为外企投资提供机遇
“在疫情得到有效防控的背景下,以区域划分,亚洲尤其是中国的投资需求确实正在上升,有数据表明,亚洲的投资需求上升了9%。”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陈治衡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资对我国市场的青睐源自于我国具备多方优势。首先,我国国内市场规模庞大,存在扎实的经济发展的内循环基础,再加上新基建、高科技产业等领域的大力发展,具有极高的价值提升空间,具备大量的可投资标的。其次,中国进入到了防疫常态化阶段,自二季度以来,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具备了稳定的投资环境。最后,我国一直坚持对外开放政策,具备公平的市场环境和投资氛围。
在厦洽会期间,商务部人士表示,将继续落实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切实落实好《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规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据悉,目前,商务部正加快推进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相关工作,将大幅增加鼓励条目,支持更多外资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陈治衡认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对于外资来华都很好地起到了引导和规范的作用。虽然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都受到疫情的冲击和影响,但是机遇仍然存在,继续落实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大鼓励外商投资范围,让更多外资企业入驻中国市场,不仅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发展机遇,对于外资来说同样如此。
太古(中国)有限公司主席张卓平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中国政府扩大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所推出的系列举措,让包括太古集团在内的外企在华投资的信心更坚定了。
“我在中国工作已有22年,中国经济的韧性、活力和发展的动力让我感到惊喜,中国市场不能被排除在外,我们会在这里持续深耕。”英国钟表制造商西蒙·赖利表示,目前,该公司正计划在中国设立实体店。
数字经济成为投资热点
据了解,本届厦洽会成果丰硕,大规模投资项目集中亮相并签约落地,共有2300多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比去年增加200多个,协议总投资额达8000多亿元,大幅超过去年的5591.5亿元。特别是新技术、数字经济、工业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是此次厦洽会上的投资热点领域,投资额5亿元的阳光控股物产集团供应链项目、项目规划总投资6亿元的三和电力智能制造增资项目、投资额9亿元的中国国储能源项目等签约落地。
厦洽会期间,参会外方代表对数字经济表现出浓厚兴趣。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指出,疫情加速了数字化进程,无论大型跨国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意识到,新技术创新和数字化投资将给既定业务流程带来效率提升,也有助于增强工业竞争力、环境可持续性。
诺基亚大中华区总裁、上海诺基亚贝尔总裁马博策表示,进入后疫情时期,数字化转型将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他们已做好充分准备,全力支持中国未来的5G建设。施耐德电气中国区总裁尹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投资新项目主要是长期看好中国市场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前景。中国已是施耐德电气全球第二大市场,公司近期新增投资,计划在未来3年到5年,扩大研发打造先进生产线。
“在数字领域的投资方面,仍然要注意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和保护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制度的建设和机制完善,以加强对我国新技术和未来产业的保护。”陈治衡表示。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本届厦洽会在控制现场举办规模的同时,携手阿里巴巴集团打造云平台,线上同步举行“云上投洽会”。对于未来双向投资平台,特别是“云上”平台的建设,陈治衡表示,投资的完成不仅仅是达成协议本身,而要着眼于整个投资前、投资中和投资后的链条式结构。对此,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加强信息真实感体验,如“VR尽职调查”、项目信息真实性披露等,对项目投资前的信息进行真实、及时、准确的公开,并监督管理;二是提高投资支付的安全性,尤其在不久的未来将要进入的“数字货币”时代;三是构建完善的在投管理机制,在项目投资后,需要进行持续地信息披露,同时,还需要将项目的管理及时向投资人公开;四是合理的退出机制,帮助投资者获得收益,维护投资者利益,保障投资者能够以合理的渠道退出也应纳入“云上投洽会”服务项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