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促周讯
江苏贸促周讯-摘编(2021年第49期)
来源:本站发布:2021-12-20访问量:485

目录

一、经贸政策

1. 国常会部署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举措

2. 2022年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

3.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4. 两部门出台16条举措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经贸资讯

1.“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企业版”上线试运行

2. 入世以来中国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新成就

3. 入世20年来我国在吸收外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4. 11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实体经济稳中有升

5. 11月份CPI、PPI同比涨幅“一升一降”——物价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6. 前11个月我国吸收外资破万亿元

7. 前11个月我国服务外包持续增长

8. 前三季度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近2800亿元

9. 人民银行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

10.11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发布

11.前11个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1%

12.我国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

13.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调整

14.2022年我国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汇总全面启动

15.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领跑全球

16.前11个月中俄贸易规模超去年全年

17.112个世贸组织成员就投资便利化谈判发布联合声明

18.中国—南非AEO互认安排签署

19.明年起生产输华食品内、外包装应标注在华注册编号

20.中缅边境贸易结算可使用人民币与缅币

21.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版合作进入提质增效阶段

22.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两个月累计接待现场观众超50万人次

23.自2022年1月1日起巴西将停止实施ATA单证册制度

24.2021年澳门江苏周精彩举行

25.苏陇深化合作共建“一带一路”

26.前11个月我省外贸进出口增长17.3%

27.11月江苏CPI同比上涨2.7%

28.我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

29.江苏再增一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30.我省公布2021年省级数字商务企业名单

31.江苏省设立21个民生类仲裁平台

32.江苏企业在印尼投建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投产

33.国际评级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34.美国经济显著受益于中国入世红利

35.法国金融机构可在中国设全资证券公司

36.欧元区面临高通胀考验

37.欧亚经济联盟确定2022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

38.欧委会再次推动资本市场联盟计划寻求建立单一证券市场 

39.英国通胀升至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40.美国11月CPI同比涨幅创近40年来新高

41.韩国启动加入CPTPP相关程序

42.马来西亚将重新全面开放引入外籍劳工

43.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出台新措施支持BCG经济发展模式

44.联合国今年亚太地区商品贸易强劲反弹

45.贸发会议报告RCEP区域将成全球贸易新重心

46.全球今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或首破1000亿美元

 

一、经贸政策

1.国常会部署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制造业举措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采取市场化方式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确定加大对制造业支持的政策举措,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

会议指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当前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困难很大,要围绕保市场主体、应对新的经济下行压力,运用市场化办法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会议决定,一是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工具转换为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从2022年起到2023年6月底,人民银行对地方法人银行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按余额增量的1%提供资金,鼓励增加普惠小微贷款。二是从2022年起,将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纳入支农支小再贷款支持计划管理,原来用于支持普惠小微信用贷款的4000亿元再贷款额度可以滚动使用,必要时可再进一步增加再贷款额度。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可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优惠资金支持。三是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以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为导向,在依法依规、确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动市场主体注册登记、行政处罚、司法判决及执行以及纳税、社保缴费等信息共享,助力银行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能力。四是完善金融机构发放中小微贷款绩效考核、尽职免责等规定。支持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扩大面向小微企业的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担保成本。

会议指出,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与国际先进制造水平相比仍有不小差距。要加大对制造业助企纾困和发展的支持力度,扎实推动制造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一是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要向制造业倾斜,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等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和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信用贷款规模。二是深化制造业领域“放管服”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更大激发制造业企业活力。三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四是鼓励大企业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融入供应链创新链,支持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成长。五是深化和拓展国际合作,支持外资企业加大中高端制造、研发中心等投资。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2022年我国将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

财政部网站12月15日消息,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支持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印发通知,2022年将调整部分商品的进出口关税。

立足国内发展需要,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发挥关税宏观调控作用,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954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一是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不断提升人民健康福祉,对新型抗癌药氯化镭注射液实施零关税,降低颅内取栓支架、人造关节等部分医疗产品的进口关税。二是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营造浓厚北京冬奥会氛围,降低部分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包括鲑鱼、鳕鱼等优质水产品,婴儿服装,洗碗机,滑雪用具等。三是适应文化消费需求,对超过100年的油画等艺术品实施零关税。四是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对可提高车辆燃油效率、减少尾气排放的汽油机颗粒捕集器、汽车用电子节气门,以及可用于土壤修复的泥煤,降低进口关税。五是助力制造业优化升级,降低高纯石墨配件、高速动车使用的高压电缆、燃料电池用膜电极组件和双极板等关键零部件的进口关税,降低可可豆、植物精油、动物毛皮等食品加工、日化、皮革制造行业所需原材料的进口关税。六是降低国内短缺的黄铁矿、纯氯化钾等资源产品的进口关税。

2022年1月1日起,根据国内产业发展和供需情况变化,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范围内,提高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其中,对部分氨基酸、铅酸蓄电池零件、明胶、猪肉、间甲酚等取消进口暂定税率,恢复执行最惠国税率;为促进相关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高磷、粗铜的出口关税。2022年7月1日起,我国还将对62项信息技术产品的最惠国税率实施第七步降税。调整后我国关税总水平继续维持7.4%。

为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根据我国与有关国家或地区签署的自贸协定和优惠贸易安排,2022年将对原产于29个国家或地区的部分商品实施协定税率。其中,中国与新西兰、秘鲁、哥斯达黎加、瑞士、冰岛、韩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格鲁吉亚、毛里求斯等双边自贸协定以及亚太贸易协定将进一步降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国—柬埔寨自贸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生效并实施降税。2022年继续对与我建交并完成换文手续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特惠税率。根据世界海关组织修订的《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内容及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2022年将对税则税目税率进行技术性转换。同时,为适应产业发展及便利贸易监管需要,还将调整部分税则税目。调整后,税则税目总数为8930个。上述调整措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与安全,立足国内发展需要,有利于维护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支持经济跨周期平稳运行并长期向好;有利于引导资源配置,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低碳发展;有利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重塑,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3.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工作指导,推动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

《规划》明确五方面原则,即市场驱动、政府引导,统筹推进、分类指导,创新引领、提质增效,区域协同、联动融合,绿色智慧、安全可靠。到2025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基本建成符合我国国情和产业结构特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冷链物流体系。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基本建成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核心、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支撑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冷链物流规模化组织效率大幅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和标准化、智慧化、绿色化水平明显提高,成本水平显著降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显著减少。基本建立“政府监管、企业自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监管机制。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设施网络、技术装备、服务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行业监管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规划》作出五方面工作安排,包括打造“三级节点、两大系统、一体化网络”融合联动的“321”冷链物流运行体系、构建冷链物流骨干通道、健全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完善冷链物流监管体系、强化冷链物流支撑体系;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即夯实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基础、提高冷链运输服务质量、完善销地冷链物流网络、优化冷链物流全品类服务、推进冷链物流全流程创新、强化冷链物流全方位支撑、加强冷链物流全链条监管。

《规划》从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协会作用、营造舆论环境等五方面对做好实施保障提出明确要求。

 

4.两部门出台16条举措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12月14日发布,提出16条举措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通知指出,要打通堵点卡点,确保工业经济循环畅通。扎实推进能源安全保供,多措并举有效增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弹性,保障工业发展合理用能;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稳价,大力增加大宗原材料市场有效供给,灵活运用国家储备开展市场调节;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顺畅,聚焦新能源汽车、医疗装备等重点领域,实施重点领域“1+N”产业链供应链贯通工程。

通知明确,要挖掘需求潜力,拓展工业经济市场空间。促进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在5G、千兆光网等领域布局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项目;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在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煤电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技术改造;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前瞻谋划未来产业;释放重点领域消费潜力,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加快充电桩、换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家电等领域推出新一轮以旧换新行动,鼓励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绿色建材下乡行动,面向北京冬奥会转播等重大场景促进超高清视频落地推广;提高外资利用水平;推动外贸稳定发展,推动构建支撑“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全球销售”的国际物流服务网络。

通知强调,要强化政策扶持,健全工业经济保障措施。完善重点行业发展政策,持续巩固提升钢铁化解过剩产能工作成果,完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优化石化产业规划布局,实施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优化重点区域政策体系;强化能效标准引领;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破解企业用工难题。

根据通知,要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工业经济行稳致远。减轻中小企业负担,落实好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的助企纾困政策;优化市场环境,建立完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专项执法检查常态化机制,落实好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加强制定政策的事先评估和事后评价。

 

 

 

二、经贸资讯

1.“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企业版”上线试运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尤其是解决广大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取政策信息服务不及时、不好找等痛点,中国政府网日前上线试运行“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企业版”。小程序汇集国务院部门涉企政策,提供涉企信息查询、市场主体留言、涉企政务咨询等服务,企业群众登录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即可进入企业版使用各项涉企服务。

 

2.入世以来中国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新成就

商务部12月9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入世20年来,中国始终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积极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2010年有关降税承诺履行完毕,所有商品的平均进口关税水平从2001年的15.3%降至2010年的9.8%。经过进一步自主降税,2021年中国进口关税总水平达到7.4%。在贸易便利化方面,着重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全面实施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自2017年2月《贸易便利化协定》正式生效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实施《协定》所要求的各项贸易便利化措施。2020年1月,中方向世贸组织通报提前实施《协定》中“确定和公布平均放行时间”等措施,中国对《贸易便利化协定》规定的各类措施实施率已达到100%。

二是不断压缩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今年6月,中国海关进口整体通关时间为36.7小时,较2017年压缩62.3%;出口整体通关时间为1.8小时,较2017年压缩85.2%。

三是持续精简进出口环节监管证件。有关部门依法削减进出口环节审批事项,优化监管要求。今年7月,进出口环节需验核的监管证件已从2018年的86种精简至41种,减少了52.3%。

四是自贸协定和自贸试验区建设有力推进贸易便利化工作。目前,我国共与2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19个自贸协定,就透明度、货物放行、海关合作等作出了规定,对简化海关程序、提高通关服务效率、畅通跨境货物流动发挥了积极作用。自贸试验区在贸易便利化领域积极探索,已向全国复制推广了79项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成果。

五是深化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目前,《自动进口许可证》《出口许可证》等多种进出口证件已经100%实现无纸化申领。

 

3.入世20年来我国在吸收外资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商务部12月9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积极履行入世承诺,并且持续扩大自主开放,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利用外资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引资规模持续增长。中国实际使用外资从2001年的3880亿元人民币(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增至2020年的9999.8亿元人民币,增长了157.7%。今年前10个月达到9431.5亿元人民币,预计全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二是引资质量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从2001年的554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0年的2962.9亿元人民币,增长了4倍多;今年1-10月达到2973.8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比重从2001年的14.3%提高至目前的31.5%。

三是市场准入大幅放宽。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基本全面取消了针对外资的限制,在种业等农业领域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同时不断扩大金融、电信、建筑、分销、旅游、交通等服务业领域开放,在世贸组织服务贸易分类的160个分部门中,中国已开放近120个。中国积极推进制度型开放,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用负面清单的形式全面规范地列出了针对外资的准入限制。负面清单从201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190项压减至2020年全国的33项和自贸试验区的30项,海南自由贸易港清单仅有27项。

四是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出台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取消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商务部门审批备案,改为实施信息报告制度,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建立健全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加强外资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保障。

五是开放平台更加多元。设立21个自贸试验区,今年前10个月实际使用外资占全国的18.6%。海南自贸港建设顺利开局、蓬勃展开,近年来吸收外资持续较快增长。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形成北京加天津、上海、海南、重庆的“1+4”试点格局。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取得明显成效,全国230家国家级经开区进出口额、吸收外资额均占全国的约五分之一,成为稳外贸稳外资的主阵地。

 

4.11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实体经济稳中有升

国务院新闻办12月15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实体经济稳中有升,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1—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2%,均保持较快增长。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低于全年5.5%左右的预期目标;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9%,低于3%左右的全年预期目标;外汇储备余额连续7个月保持在3.2万亿美元以上,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11月份,市场紧缺产品供应持续增加,原煤产量同比增长4.6%,比上月加快0.6个百分点;煤炭出厂价格环比下降4.9%。汽车行业缺芯的状况有所缓解,工业品价格涨幅回落。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基本消费品产销稳定增长,农副食品等行业增长较快。民生投入继续增加。1—11月份,教育、卫生投资同比分别增长9.5%和26.6%,明显快于全部投资。

 

5.11月份CPI、PPI同比涨幅“一升一降”——物价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涨幅比上月扩大0.8个百分点,国内物价总体保持平稳运行态势。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12.9%,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环比持平。

国家统计局表示,主要受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影响,11月份,CPI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但环比来看鲜菜价格出现明显回落。同时,随着保供稳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煤炭、金属等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势头初步得到遏制,PPI涨幅有所回落。

 

6.前11个月我国吸收外资破万亿元

商务部12月16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11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4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9%(折合1572亿美元,同比增长21.4%;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下同)。
    从行业看,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239.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3%,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0.8%,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4.3%。
    从来源地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4.7%和23.7%(含通过自由港投资数据)。
    从区域分布看,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15.4%、25.8%和13.4%。

 

7.前11个月我国服务外包持续增长

商务部12月16日发布数据显示,前11个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604亿元人民币,执行额11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19.4%。其中,新能源技术研发、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工业设计等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增速较快。

 

8.前三季度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近2800亿元

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额接近2800亿元,其中,出口额增长迅速,增幅超过27%,充分体现了我国知识产权的价值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日前,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提升至第十二位,再创新高,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是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

此外,今年1月至10月,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到2407.7亿元,同比增长50.6%,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总额。

 

9.人民银行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

中国人民银行12月14日表示,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设计,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同时,坚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10.11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发布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13日发布的中国运输生产指数CTSI显示,11月中国运输生产指数总体呈现“货运有所放缓、客运降幅扩大”的特点。

 

11.前11个月邮政行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1%

国家邮政局近日介绍,1—11月,我国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11628.6亿元,同比增长17.1%;快递业务方面,前11个月业务量累计完成980.5亿件,同比增长32.3%。

 

12.我国加大制造业融资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14日发布《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

 

13.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调整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对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政策有关目录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目录自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14.2022年我国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汇总全面启动

12月14日,我国2022年度煤炭中长期合同签订汇总全面启动。核定产能30万吨以上煤炭生产企业的中长期合同签订数量,要达到自有资源量80%以上。发电供热用煤要实现中长期合同全覆盖。合同的履约情况,将由全国煤炭交易中心平台录入汇总。

 

15.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领跑全球

   在“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推动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交出了产销两旺的成绩单。自2015年至今,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国产品牌迅速崛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1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依旧旺盛,1-11月累计销量渗透率提升至12.7%。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扩大,新能源汽车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40.9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山东省以4.52万家企业排全国第一。广东、江苏分列第二、第三位,企业量分别为4.23万家、3.29万家。

 

16.前11个月中俄贸易规模超去年全年

海关总署12月15日消息,前11个月,中俄双边贸易总值为8434.1亿元,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增长24%。其中,对俄出口3844.9亿元,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自俄进口4589.2亿元,逾七成为能源产品及矿产品。

 

17.112个世贸组织成员就投资便利化谈判发布联合声明

12月10日,中国和欧盟、俄罗斯、日本、智利、巴西、尼日利亚等共112个世贸组织成员共同联署《投资便利化联合声明》。各方在声明中强调将继续坚持发展导向,并以现有谈判文本为基础推进谈判,目标是在2022年底前结束文本谈判,推动最终达成投资便利化多边协定。

投资便利化是各方为推动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关于《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的成果转化,于2017年在世贸组织联合发起的谈判议题,智利目前担任谈判协调人。该议题旨在建立国际规则,在全球范围内提升投资政策透明度、简化和加快投资审批程序、促进国际合作。截止目前,参加方已就协定框架和主要规则形成初步共识。

 

18.中国—南非AEO互认安排签署

中国海关近日与南非海关签署“经认证的经营者”互认安排。实现互认后,两国AEO企业货物将在通关中享受较低单证审核率、较低查验率、优先查验、指定联络员沟通解决通关问题、非常时期优先快速处置等5类互认便利措施,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港口、物流等贸易成本,有力促进两国企业贸易安全顺畅,为两国扩大贸易和投资规模营造更加便利的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新加坡、韩国和南非等21个经济体47个国家(地区)签署了海关AEO互认安排(协定)。中国AEO企业对AEO互认国家(地区)进出口额约占其进出口总额的60%。下ー步,中国海关将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中东欧国家和重要贸易国家海关为重点,不断扩大AEO互认“朋友圈”,加快AEO互认磋商进程,为我国进出口企业在全球范围争取更多便利,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19.明年起生产输华食品内、外包装应标注在华注册编号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公告称,从明年1月1日起生产的输华食品,应当在输华食品的内、外包装上标注在华注册编号或者所在国家(地区)主管当局批准的注册编号。

 

20.中缅边境贸易结算可使用人民币与缅币

缅甸中央银行12月14日发布通告,即日起允许在中缅两国边境地区直接使用人民币和缅币进行贸易结算。

 

21.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版合作进入提质增效阶段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日前发布《“一带一路”国际出版合作发展报告(第三卷)》。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版权贸易总数从2016年的3808项增长到2020年的10729项,经历了迅猛上升到井喷时期再到逐渐稳定的过程,出版合作进入提质增效阶段。

 

22.迪拜世博会中国馆两个月累计接待现场观众超50万人次

从近日举行的2020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活动中了解到,自迪拜世博会今年10月1日开幕至11月底的两个月时间里,中国馆累计接待现场观众超过50万人次,成为本届世博会最受欢迎的国家馆之一。

 

23.自2022年1月1日起巴西将停止实施ATA单证册制度

自2022年1月1日起, 巴西将停止实施ATA单证册制度。即日起,中国贸促会各ATA单证册签证机构将不再受理前往巴西的出境ATA单证册申请及由巴西担保商会签发的进境ATA单证册翻译录入的申请。如ATA单证册项下的货物仍在巴西境内还未复运出境,请及时通过claims@eatachina.com联系中国贸促会商事认证中心咨询后续事宜。

 

24.2021年澳门江苏周精彩举行

12月8日,2021年澳门江苏周经贸人文交流活动在澳门启幕。第十一届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工商峰会、第十一届苏港澳青年发展论坛、2021澳门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十项活动举办,为苏澳两地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对接搭建平台,推动文化、教育、旅游、青年发展等领域交流“多点开花”,江苏、澳门及葡语国家间各领域合作对接成果丰硕。

 

25.苏陇深化合作共建“一带一路”

12月9日,江苏省、甘肃省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交流洽谈会在连云港召开。江苏、甘肃经贸合作由来已久,遵循“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紧密对接、长期合作”的合作原则,连云港港口控股集团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管委会成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苏陇两地经贸合作再结硕果,正式开启共建“一带一路”陆海联运新篇章

根据协议,双方将建设甘肃进出口商品中转中心,使连云港港成为服务甘肃最便捷、最经济的出海口;共建共用“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为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提供过境换装服务;实施通关一体化和自贸区经验复制推广;共同成立无水港服务平台公司;建立长期有效的人才交流培训机制等。随着上述合作的落地实施,两个国家级物流枢纽成功“牵手”,连云港“出海口”功能直接搬到了甘肃(兰州)“家门口”,对于苏陇两地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对外开放格局,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26.前11个月我省外贸进出口增长17.3%

 南京海关近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江苏省外贸进出口值4.7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3.3%。其中,出口2.93万亿元,增长18.7%;进口1.78万亿元,增长15.2%。

一般贸易进出口提速。前11个月,江苏省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2.66万亿元,增长23.6%,较前10个月提升0.4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56.3%。同期,加工贸易和保税物流分别进出口1.48万亿元和5353.2亿元,分别增长3.2%和39.3%,分别占31.4%和11.4%。

对欧盟、东盟进出口保持良好增势。前11个月,江苏省对欧盟、东盟、美国、韩国、日本分别进出口6917.2亿元、6695.2亿元、6433亿元、4920.6亿元和4003.7亿元,分别增长18%、19.7%、11.7%、12.9%和8.3%,五者合计占江苏省外贸总值的61.4%。同期,江苏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1.19万亿元,增长22%,占25.2%。

民营企业持续发力。前11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1.81万亿元,增长29.5%,较前10个月提高0.7个百分点,较江苏省整体增速高12.2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38.4%。

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稳步提升。前11个月,江苏省出口机电产品1.94万亿元,增长17.9%,占出口总值的(下同)66.2%。其中,集成电路、笔记本电脑、电工器材、太阳能电池分别出口2162.6亿元、1667.8亿元、1338.9亿元和576.1亿元,分别增长22.5%、18.1%、30.2%和23.2%。

部分大宗商品推动进口增长。前11个月,江苏省进口铁矿砂1133.2亿元,增长57.8%;进口天然气304.4亿元,增长60.5%;进口未锻轧铜及铜材237.6亿元,增长34.3%;进口煤及褐煤95.2亿元,增长104.5%。同期,江苏省进口机电产品1.01万亿元,增长11%,占进口总值的56.5%。

 

27.11月江苏CPI同比上涨2.7%

12月9日,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最新物价数据,11月份,江苏CPI同比上涨2.7%,涨幅较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创出自去年8月份以来16个月的新高。

 

28.我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数量居全国前列

为引导资本更多投向高技术、高附加值服务业,促进我省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近期省科技厅会同省商务厅、财政厅、税务局及发展改革委完成了2021年度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工作,共认定84家企业,我省有效期内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131家,居全国前列。

 

29.江苏再增一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意建设中国(大连)、中国(泰州)、中国(洛阳)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至此,全国在建和已运行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量达到57家,其中江苏有8家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30.我省公布2021年省级数字商务企业名单

日前,省商务厅公布了入选2021年省级数字商务企业名单,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39家企业上榜。本次新确认的省级数字商务企业,涵盖特色垂直平台、跨境电商、新零售、互联网+服务等多种类型,进一步体现了我省商贸流通领域数字化创新应用的明显成效。

 

31.江苏省设立21个民生类仲裁平台

今年前11个月,江苏省各地仲裁机构累计办案12116件,标的额254亿元,案件类型覆盖买卖、物业、旅游等众多民生领域。

目前,全省共设立物业等民生类仲裁平台21个,共调解物业纠纷、裁决物业争议案件超3000件。同时,加强与公安、法院等部门协作,清理超限案件540件,标的额15.4亿元。我省还组建宁镇扬、苏锡常、通盐泰、淮海经济圈仲裁联盟,推进全省13个仲裁机构全部加入长三角一体化仲裁联盟,加强区域协作、推进资源共享。

 

32.江苏企业在印尼投建的“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投产

12月13日,江苏德龙镍业公司独资投建的印尼巨盾镍业项目正式投产。作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和印尼国家战略项目,该项目位于该国苏拉威西岛北莫罗瓦里,拟建设年产180万吨镍铁生产线,并配备自备发电厂、码头等辅助设施。

 

33.国际评级机构看好中国经济前景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近日发布《中国信用环境(2021年12月)》报告,认为中国经济前景稳定,中国对外资仍然具有吸引力。报告对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前景保持乐观,认为在强劲的外部需求支撑下,出口增长将保持弹性,未来几个月经常账户余额有望继续保持正值。

 

34.美国经济显著受益于中国入世红利

新华社近日报道指出,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事实证明,中国入世使美国经济显著受益。

美国显著受益于中国入世,体现在美对华贸易与投资20年来呈几何式增长。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数据,从2000年到2020年,美国对华商品出口额从161.85亿美元大幅上涨至1244.85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同时,截至2018年,美国公司在华销售额高达3927亿美元,是本世纪初的20多倍。

美国受益于中国入世,体现在中美贸易持续扩张为美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体现在中国对美出口增加使美国消费者受益,体现在中国坚持开放市场并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为在华美国企业注入更强信心。同时,中国入世不仅益于美国经济,更惠及全球。

 

35.法国金融机构可在中国设全资证券公司

12月13日,第八次中法高级别经济财金对话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双方完全支持合格的法国金融机构在中国设立全资证券公司。

 

36.欧元区面临高通胀考验

欧盟统计局日前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11月欧元区通胀率攀升至4.9%,不仅远超欧洲中央银行今年设定的通胀目标,亦创25年新高。面对高企的通胀压力,欧洲央行是否会收紧货币政策成为舆论关注的一大焦点。

从国别来看,欧洲主要经济体德国11月的通胀率达到6.0%,创1992年以来新高。法国的通胀率为3.4%,升至2008年以来最高位。比利时、荷兰、西班牙和意大利的通胀率分别攀升至7.1%、5.6%、5.6%和4.0%,均达到历史高位。

 

37.欧亚经济联盟确定2022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

据哈通社12月14日报道,欧亚经济联盟批准2022年8月31日前的食糖进口关税配额,其中,俄罗斯30万吨,哈萨克斯坦25万吨,白俄罗斯10万吨。

 

38.欧委会再次推动资本市场联盟计划寻求建立单一证券市场 

欧盟委员会再次推动资本市场联盟(CMU)计划,寻求建立单一证券市场,以更好与伦敦和纽约等金融市场竞争。  

 

39.英国通胀升至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0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增长率从9月的3.1%升至4.2%,为2011年11月以来最快增速。该通胀率为两倍多于英国央行2%的目标,且高于路透社调查的经济学家预测的3.9%。排除能源和食品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从9月份的2.9%升至3.4%,也高于预期。英国通胀率已跃升至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加大了英国央行加息的压力。

 

40.美国11月CPI同比涨幅创近40年来新高

美国劳工部12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6.8%,是1982年6月份以来最大同比涨幅。美国当月CPI大幅攀升主要受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影响,其中汽油价格同比上涨58.1%。

 

41.韩国启动加入CPTPP相关程序

据韩联社12月13日报道,韩国经济副总理洪楠基表示,政府将为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并展开讨论。

 

42.马来西亚将重新全面开放引入外籍劳工

马来西亚政府12月10日宣布,当日举行的内阁会议同意所有已获准领域重新向外籍劳工开放。这意味着,除了种植业,其他农业项目、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及服务业等领域也可重新向外籍劳工开放。

 

43.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出台新措施支持BCG经济发展模式

据泰国媒体近日报道,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BOI)对包括从农业上游育种、到经济林木种植、产品分选、包装、农产品仓储、食品加工、农作物燃料生产、现代农业系统和生物技术生产及服务等在内的“生物—循环—绿色”(BCG)模式投资给予大力支持,并出台新的优惠措施。

 

44.联合国今年亚太地区商品贸易强劲反弹

联合国亚太经社会12月15日发布《2021/2022年亚太贸易和投资趋势》指出,亚太地区商品贸易在2021年实现强劲反弹,商品出口额和进口额预计同比分别增长23.1%和22.8%,总额将超疫情前水平。

 

45.贸发会议报告RCEP区域将成全球贸易新重心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2月15日发布研究报告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对相关区域贸易产生显著的推动作用,这一区域将成为全球贸易的新重心所在。报告说,RCEP将在区域内减少90%的关税,推升出口额将达420亿美元。

 

46.全球今年半导体设备销售额或首破1000亿美元

12月14日,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发布《年终总半导体设备预测报告》,预计2021年半导体制造设备全球销售总额将达10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