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经贸政策
1.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2.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等
3. 17项具体举措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二、经贸资讯
1. 我国外贸量稳质升 对世界出口贡献度稳居首位
2. 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
3. 1-10月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5.1%
4.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5. 10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0.6%——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引领经济复苏
6. 前10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3%
7. 前10个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同比增长14.4%
8. 10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0.9%
9. 我国新能源汽车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10. 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11. 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发布
12. 中国机电商会将打造一站式对外投资合作企业ESG服务平台
13. 数据显示10月份小微企业经营效益回升
14. 中国超过美国成为2021年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
15. 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举办
16. 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17. 两部门发文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
18. 第6届南博会集中签约169个项目 协议投资超4000亿元
19. 前10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1%
20. 今年前10月江苏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4%
21. 江苏占半数席位!《2021年中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报告》发布
22. 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论坛在南京举办
23. 2022中国江苏电子商务大会在南京召开
24. 20家宁企入选省级数字商务企业,总数全省第一
25. 南京入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26. 今年1-10月苏州外贸进出口21691.4亿元 同比增长6.3%
27. “苏州制造”助力印尼雅万高铁 1号隧道
28. 今年苏州赴日经贸包机首飞
29. 首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揭晓 南通市获批3家
30. 世界杯带火海门足球
31. 江苏—韩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对接会成功举行
32. 仪征一企业 HUD 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3. 前10个月镇江外贸进出口总值超2021年全年
34. 泰州家用储能设备出口额增超700%
一、经贸政策
1. 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
很高兴来到美丽的曼谷,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
世界又一次站到十字路口。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我们必须给出答案。
21世纪是亚太世纪。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亚太成员经济发展过去取得了不凡成就,今后也一定能书写更壮丽的篇章。
当前,亚太地区局势总体稳定,区域合作不断取得进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主流。同时,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冲击亚太地区发展环境和合作架构。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衰退风险上升,粮食、能源、债务多重危机同步显现,不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扭曲国际准则、打断经济联系、纵容地区冲突、阻碍发展合作的行为屡见不鲜,对亚太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挑战。
鉴往事,知来者。过去几十年,亚太经济合作为地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效提升了人民福祉。经验弥足珍贵,初心需要坚守。
——我们要走和平发展之路。亚太地区曾饱受冲突战乱之苦,成为大国争斗的竞技场、国际矛盾的聚集地。历史昭示我们,阵营对抗解决不了问题,偏见只会带来灾难。正是因为摆脱了冷战阴霾,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小经济体步入奔向现代化的快车道,“亚太奇迹”才应运而生。
亚太地区不是谁的后花园,不应该成为大国角斗场。任何搞“新冷战”的图谋,人民不会答应,时代不会允许!
——我们要走开放包容之路。开放包容是人类繁荣进步的基本条件。几十年来,亚太各经济体打破市场分割,拉紧经济纽带,积极拥抱世界,为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亚太经合组织秉持开放的区域主义,坚持多样性、非歧视原则,构筑了包容普惠的地区合作架构。正是凭借这种胸襟和格局,亚太地区才得以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走在时代前列。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阻滞甚至拆解亚太地区长期形成的产业链供应链,只会使亚太经济合作走入“死胡同”。
——我们要走和衷共济之路。“亚太奇迹”是靠大家携手奋斗、爬坡过坎创造的。长期以来,亚太地区秉持大家庭精神,坚持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化解各种风险,在世界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行,在合作中形成共同体意识,成为实现不断发展的深厚根基。
当前,亚太经济进入疫后复苏的关键阶段。各经济体普遍面临供应链紊乱、粮食能源紧张、通胀压力加大等困难。我们要加强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推动亚太经济走在世界经济复苏前列。
新形势下,我们要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因应时代挑战,坚定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开拓发展新局面,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第一,筑牢和平发展的根基。我们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共同反对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搭建亚太安全架构,为亚太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创造条件。
第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们要注重在经济发展中保障民生,照顾弱势群体诉求,解决收入差距问题,培育包容性发展环境。亚太发达经济体要发挥正面作用,积极支持发展中经济体,构筑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新伙伴关系。
第三,打造更高水平的开放格局。我们要深化亚太经合组织框架内合作,推进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落实布特拉加亚愿景。要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相互衔接,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
第四,实现更高层次的互联互通。我们要以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为指引,有序推动硬件联接、软件对接、人员往来。中国将积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同各方发展战略对接,共同打造高质量亚太互联互通网络。
第五,打造稳定畅通的产业链供应链。我们要遵循经济规律,坚持市场原则,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维护货物服务生产和供应体系,打造便利、高效、安全的亚太产业链供应链。要共同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反对将经贸关系政治化、武器化。
第六,推进经济优化升级。我们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培育新经济、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实现亚太经济数字化转型。要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加快构建亚太绿色合作格局,让亚太地区经济发展走在世界前列。
中国的发展受益于亚太,也用自身发展回馈亚太、造福亚太。中国经济同亚太经济相互依存、深度融合,中国已经成为许多亚太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要节点。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亚太稳定繁荣作出更多贡献。
前不久,中国共产党成功举行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发展作出总体规划和部署,强调要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迄今为止,世界上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不超过30个,人口总数不超过10亿。中国14亿多人口实现现代化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中国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归根结底要激发14亿多人民的力量。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使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超过8亿,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
——中国古人说:“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中国已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现在要继续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的共同富裕,是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整体富裕、普遍富裕,坚持市场和政府相结合、效率和公平相统一,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打造橄榄型分配结构。我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就是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正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推进倡议落实,推动落实今年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成果。中国愿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同各方一道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
——我讲过,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我们将不断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做到家家仓廪实衣食足,又让人人知礼节明荣辱。我们主张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
——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路。这是对我们自己负责,也是对世界负责。近年来,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中国确定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这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10年来,中国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超额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累计减少排放二氧化碳58亿吨。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希望各方加强合作,在绿色低碳转型的道路上坚定走下去,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国人民最希望看到的是和平稳定。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根据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长期以来,亚太工商界是推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有人说,企业家既是短期的悲观主义者,又是长期的乐观主义者。如果没有居安思危意识,企业不可能办好;如果没有对长期趋势的积极预期,企业也不会发展壮大。希望工商界朋友发挥企业家精神,积极促进经济合作,积极参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亚太和世界发展繁荣贡献正能量。
2.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抓实抓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全面落地见效,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决定向地方派出督导工作组,促前期已出台政策措施切实落地。
会议指出,各地各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扎实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为扭转二季度前期经济下滑态势、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四季度经济运行对全年经济十分重要,当前是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的关键时间点,必须紧抓不放保持经济持续恢复态势。要深入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较好结果。前期推出财政金融政策支持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是促投资带消费、稳经济调结构的重要举措,政策效应正在显现,还有很大潜力,同时各地情况有差异,由于多种原因有部分没落到位,要继续狠抓落实。
一是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目前两批金融工具共支持重大项目2700多个,开工率超过90%。重要项目协调机制要继续高效运转,推动项目加快资金支付和建设,带动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资本投资,年内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对逾期未兑现承诺的地方予以通报,对确实无法按期开工的项目予以调整。加强监管,打造廉洁工程、质量安全工程。
二是加快设备更新改造落地。在已基本完成项目贷款签约基础上,要把工作重点转向专项再贷款发放和财政贴息拨付,督促用款单位加快设备购置和改造。同时引导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促进制造业升级发展。
三是稳定和扩大消费。实施好生活服务业纾困政策。支持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保障电商、快递网络畅通。落实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指导地方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推进保交楼专项借款尽快全面落到项目,激励商业银行新发放保交楼贷款,加快项目建设和交付。努力改善房地产行业资产负债状况,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四是持续保障交通物流畅通。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机制要不间断协调,保障主干道和微循环畅通,保障港口、站场等集疏运正常运行,及时打通堵点,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进出口通畅。
五是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引导银行对普惠小微存量贷款适度让利,继续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发债的支持力度,适时适度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六是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做好困难群众、失业人员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兜牢基本民生底线。加大农民工工资拖欠治理力度,依法依规惩处欠薪行为,保障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
会议强调,要强化督导和服务。11月底前,国务院各督导工作组赴有关地方,对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和需要的服务帮助,认真听取地方反映的情况,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困难和问题。对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改造进度偏慢的地区和领域,要找准问题和原因,对症施策。
3. 17项具体举措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11月21日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从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分企施策持续提升企业活力、保障措施等五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
《通知》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困难,提出了5个方面稳增长重点工作举措,在需求侧着力拉消费、促投资、稳出口,畅通经济循环;在供给侧针对关键环节“卡脖子”、新增长点支撑不足等结构性制约,着力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动能。一是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有力有序推进制造业“十四五”相关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用好各类政策性工具,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改造投资,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出资力度。二是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深入推进消费品“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挖掘绿色消费、信息消费潜力。三是稳定工业产品出口。落实好稳外贸政策措施,加强外贸企业服务保障,支持发展外贸新业态。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指导企业应对疫情冲击实现稳产达产,加强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供应保障。五是持续壮大新动能,大力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通知》要求抓住当前经济恢复的重要窗口期,把稳住工业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压实主体责任,集聚各方力量,着力扩需求、促循环、助企业、强动能、稳预期,确保2022年四季度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为2023年实现“开门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经贸资讯
1. 我国外贸量稳质升 对世界出口贡献度稳居首位
今年以来,面对国际需求放缓、疫情散发等因素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展现出较强韧性,对世界出口贡献度稳居首位。
在一系列高水平开放政策推动下,今年前10个月,我国进出口总额、进口总额、出口总额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占比达63.8%,比去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货物贸易顺差额达7277亿美元,同比增长43.8%,外贸对国内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2. 我国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
我国成为一百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
3. 1-10月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5.1%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1月17日在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10月,中美双边货物贸易额6398.3亿美元,同比增长5.1%,其中对美出口增长6.6%。中美经济高度互补、深度互融,双边经贸合作健康稳定发展有利于中美两国,有利于整个世界。双方应共同努力,为经贸合作创造氛围和条件。
4.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4%。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10月份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加快,总体保持稳定恢复态势。
5. 10月份增加值同比增长10.6%——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引领经济复苏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较9月份加快1.3个百分点;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1.6个百分点,拉动作用较9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
6. 前10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0.3%
商务部11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2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3%(折合943.6亿美元,同比增长7.3%)。
7. 前10个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同比增长14.4%
商务部11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1至10月,我国企业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15353亿元,执行额1055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4%和13.3%。其中,承接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8757亿元,执行额61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11.1%。
8. 10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0.9%
海关总署统计,前10个月,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同比下降3.5%至57804.1亿元人民币(下同),占货物进口总额的38.8%。10月当月,机电产品进口5858.7亿元,同比增长0.9%,同比连降7个月后转负为正。10月当月,我国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汽车零配件等重点产品进口额同比下降,集成电路和汽车整车进口额保持增长。其中,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增长6.9%至2398.3亿元,进口量同比下降17.1%至410.6亿个,连续11个月同比减少。当月汽车进口量值分别同比增长70.5%和61.0%,增幅显著。但前10个月我国整车累计进口74.6万辆,同比下降6.6%,进口额在平均单价支撑下同比增长3.5%至2979.7亿元。
9. 我国新能源汽车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今年前十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出口量等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到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48.5万辆和5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1.4%和105.4%,产销连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去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为13.4%,今年前十个月攀升至24%。此外,出口也延续高增长态势。今年前十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中国产新能源汽车受到全世界市场的认可,得益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齐全。目前,全球动力电池销量前十的企业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中国。
10. RCEP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今年以来,我国各地积极探索,推动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市场潜力不断被激发,RCEP政策红利持续得到释放。
今年前10个月,我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进出口增长8.4%,持续显示出RCEP区域贸易自由化优势。
在江苏,RCEP关税减让进一步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进出口贸易增长带来了新的活力。为帮助企业用好、用足RCEP关税优惠政策,江苏创新平台和机制建设。今年1—10月,江苏省RCEP签证出口货值419.98亿元,居全国首位。
面向巨大的RCEP市场,跨境电商持续升温,贸易活跃度明显提升,释放出巨大的经贸潜力。
11. 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榜单发布
11月21日,2022全球工程机械50强峰会在上海举办。会上发布了“2022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等多份制造企业榜单,以及“2022中国吊装百强榜”等10余份终端用户榜单。
“2022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中,有12家中国制造商入榜,总销售额达578.81亿美元,占总榜份额26.15%,继续保持全球第一;来美国的制造商总销售额为532.08亿美元,占总榜份额24.03%;日本制造商销售额为455.15亿美元,占比为20.56%。在大会发布的多份细分榜单上,中国制造商的整体规模、业务水平等同样居于领先。
12. 中国机电商会将打造一站式对外投资合作企业ESG服务平台
中国机电商会专家委员会2022年度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会上透露,2023年将适时推出“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企业ESG体系建设(标准)指南”,打造一站式对外投资合作企业ESG服务平台。
ESG脱胎于联合国推动的负责任投资原则,由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构成其三大价值支柱。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及金融投资机构在联合国的ESG相关框架基础上,制定并推出了很多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和项目投资价值进行评估、研判的参照标准和指标体系,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已经从工程项目、海外投资向企业生产运营的碳足迹、碳排放、资源消耗等多个领域延伸。
13. 数据显示10月份小微企业经营效益回升
近日,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和中国建设银行共同推出的10月份普惠金融-景气指数显示,随着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加快落实,以及市场需求逐步复苏,小微企业经营出现积极变化,企业经营效益有所回升。
14. 中国超过美国成为2021年有效专利数量最多的国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11月21日发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专利、商标和外观设计的知识产权申请量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最多,接近全球专利申请量的一半。
15. 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举办
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11月16日至18日在石家庄举办。为期3天的本届博览会采取线上方式举办,紧扣“融合创新 数字赋能”主题,包括开幕式暨主题峰会、30场平行论坛、4场大赛、3场产业对接及创新成果发布等活动。各界人士齐聚“云端”,聚焦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产业化四大方向,探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动向、新趋势,共话数字未来。本次博览会期间,总计有重大签约项目247个、总投资2462.7亿元,相比上届数量增加41个、总投资增加950亿元。
16. 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发布
11月16日,在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指出,我国网络基础设施从跟跑到领跑,5G网络规模全球居首,行业专网加快落地;IPv6“高速公路”全面建成,步入流量提升阶段;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持续完善,赋能千行百业数智升级。算力基础设施从分散到统筹,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初步建立,“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目前,中国算力规模约占全球27%,排名全球第二,有望在“十四五”末实现全球算力规模第一。
17. 两部门发文完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11月18日对外公布了《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定》,完善并明确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要求,推动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规定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18. 第6届南博会集中签约169个项目 协议投资超4000亿元
第6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6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经贸合作项目签约仪式11月20日在昆明举行,集中签订投资协议项目169个,协议投资额超4000亿元。
19. 前10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5.1%
从省统计局获悉,1-10月,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比1-9月加快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保持回升。其中,10月份同比增长9.8%。累计增加值排名前十的行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7.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增长14.6%,汽车制造业同比增长15.0%。
20. 今年前10月江苏对东盟进出口同比增长14%
南京海关统计,今年前10个月,江苏对东盟市场合计进出口6777.2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4%。
今年前10个月,江苏省对欧盟、东盟、美国、韩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分别进出口6919.4亿元、6777.2亿元、5968.8亿元、4868.5亿元、3641.3亿元,分别增长11.2%、14%、4.7%、12.3%、1.6%,合计占江苏省进出口总值的62%。
21. 江苏占半数席位!《2021年中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报告》发布
11月20日,在江阴举办的2022年扬子江县域知识产权论坛上,新结构经济学知识产权研究院执行院长唐恒发布了《2021年中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百强报告》,在全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十强榜单中江苏坐拥五席,其中昆山居于榜首,彰显了江苏县级市知识产权建设的实力和活力。该报告由新结构经济学知识产权研究院编制,自2021年起连续第2年发布,是一份专门评价我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发展状况的年度评价报告,已成为社会各界观察我国县域知识产权竞争力水平的重要“窗口”。
22. 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论坛在南京举办
11月21-22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论坛在南京召开。本届论坛由江苏省自贸办、上海市自贸办、浙江省自贸办、安徽省自贸办联合主办。来自三省一市自贸办、相关自贸片区管委会负责同志及有关专家围绕“聚力改革攻坚,释放创新活力”主题深入探讨。
此次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论坛旨在进一步扩大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工作成果,搭建高水平制度创新交流平台,推动三省一市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不断探索和创新,提升长三角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影响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23. 2022中国江苏电子商务大会在南京召开
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前沿,赋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11月16日上午,2022中国江苏电子商务大会在南京新庄国际展览中心开幕。大会以“数字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吸引参展企业近200家,集中展示中国产业互联网优秀企业和最新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新模式、新智慧、新动能,助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24. 20家宁企入选省级数字商务企业,总数全省第一
11月16日,由江苏省商务厅、南京市人民政府指导,南京市商务局主办的“2022中国江苏电子商务大会”在南京开幕。会上,南京市3家企业获“2022江苏省数字商务企业”授牌。自2020年以来,全省共评出3批省级数字商务企业,南京20家企业入选,总数位居全省第一。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加快推动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赋能产业新蝶变。
25. 南京入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11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22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南京入选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根据《南京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方案》,南京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将高质量建成“三大枢纽”——服务长三角的国际性航空物流核心枢纽,进一步织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国际国内航空货运航线网络,形成支撑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航空货运体系建设的强支点。南京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位于南京都市圈的几何中心、南京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核心区域,规划“七大功能区”,包括航空货运区、保税物流区、跨境电商区、快递物流区、供应链物流区、智能仓配区、临空服务区。
26. 今年1-10月苏州外贸进出口21691.4亿元 同比增长6.3%
从苏州海关获悉,1-10月苏州市外贸进出口21691.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其中出口13001.6亿元,增长9.1%,进口8689.8亿元,增长2.2%。位列全国外贸规模领先城市中第四位。
27. “苏州制造”助力印尼雅万高铁 1号隧道
近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试运行取得圆满成功。雅万高铁是中国高铁从技术标准、勘察设计、工程施工、装备制造,到物资供应、运营管理和人才培训等全方位整体走出去的“第一单”,实现了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走出国门。雅万高铁成功试运行的背后,有着苏州企业的贡献。
雅万高铁1号隧道所用的盾构机装备由来自苏州的中交天和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用“苏州智造”擦亮了“中国高铁”的亮丽名片。
28. 今年苏州赴日经贸包机首飞
近日,今年苏州首批赴日经贸包机ZH8057于苏南硕放国际机场起飞,百名招商人员及外贸企业负责人将抵达日本东京成田机场,赴日本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29. 首批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揭晓 南通市获批3家
近日,在无锡举办的2022长三角跨境电商行业发展峰会暨2022长三角跨境电商交易会开幕式上,省商务厅对江苏省首批34家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名单进行了集中授牌。此次南通市有市跨境电商综试区崇川、海门、通州产业园3家成功跻身为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获批数量居全省前列。
30. 世界杯带火海门足球
足球加工产业是海门的传统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从提供皮革制品到生产球胆,再到整球制作,已有大大小小的足球加工、制造企业、厂家20多家,年产值2个多亿,每年有600万到1000万个足球从海门行销到世界各地,今年世界杯的举办让产量达到了峰值。
31. 江苏—韩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对接会成功举行
11月18日下午,江苏—韩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对接会成功举行,来自中韩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企业代表、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商合作、共谋发展、共创未来。
此次活动以“绿色协同 共赢发展”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深化江苏与韩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共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与竞争力,推动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实现合作共赢。
32. 仪征一企业HUD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近日,仪征市的江苏泽景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率先研制出国内第一个汽车风挡式HUD光路系统,并完成了相关电子、结构和软件设计,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HUD 汽车抬头显示器,有效提高驾驶人员的视觉体验,同时也打破了国外公司技术垄断。目前,该公司已经开发出15款量产产品,出货量达30多万;抬头显示器第三代产品已成功问世,与蔚来汽车、吉利汽车以及上汽大众等国内知名主机厂签订多个量产和研发合同,成为我国HUD产品市场具有主导地位的供应商。
33. 前10个月镇江外贸进出口总值超2021年全年
从镇江海关获悉,今年1-10月,镇江进出口总值达890.7亿元,已超去年全年总值,较去年同期增长34%,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出口655亿元,增长38.4%;进口235.7亿元,增长23.1%。10月当月,进出口值为86.2亿元,增长15.5%。
34. 泰州家用储能设备出口额增超700%
欧洲地区能源供应持续紧张,电价居高不下,对家用储能设备的需求激增,国内相关企业的出口也显著上升。根据泰州海关统计,今年以来,泰州地区的家用储能设备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700%。